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致富技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金融活水助力小村启新程

    信息发布者:西咸漫步
    2022-11-21 10:07:16    来源:临淄融媒讯   转载

    临淄融媒讯 这几天,淄博市临淄区西单村种植户王芳的五彩椒已经进入收获期。自2020年9月开始承包大棚种植蔬菜以来,王芳的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


    “第一年销售收入就达到35万元,纯收入20万元以上。”王芳介绍,自己与爱人原本在村附近经营小饭店,因疫情影响,一直不景气。村里鼓励村民开展大棚种植,自己本来只想试试看,没想到收入翻番,种得也省心。



    西单村是有名的大棚蔬菜产业村,早在上世纪80年代,就创造过“北菜南种、南菜北运”的辉煌历史。



    “冬天北方老百姓吃不上别的菜,除了白菜就是水萝卜。我们就琢磨能不能利用南北方冬季近50度的温差做文章,到海南岛去育种、种菜,运回来卖。”西单村老书记单台阶回忆,为了将海南种植的蔬菜安全运回临淄,西单村选拔村里十几名20岁左右的青年组建车队,可在采购运输车时却犯了难。



    “村里砸锅卖铁也只凑出2万元,资金缺口还有近3万元。” 西单村老书记单台阶回忆,关键时刻,农行淄博临淄支行提供的一笔贷款,帮了西单村的大忙。从那时起,西单村就和农行淄博临淄支行结了缘。



    “北菜南种、南菜北运”的几年间,西单人的日子红红火火。可在家乡种上自己的蔬菜大棚一直是不少西单人的梦想。



    2018年,西单村启动“富民工程”,以每亩地800元的价格流转了1500亩地,成立合作社,而这个价格要比市场价高出200—300元。



    “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,必须让村民得实惠。” 为了让“富民工程”名副其实,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单保军带领村两委班子在临淄周边考察学习农业,最终确定以高标准温室大棚为依托建设西单生态园。



    可一个长260米,宽18米的大棚要投入50万元,钱从哪来?农行淄博临淄支行的客户经理将“鲁担惠农贷”送到村里。



    根据西单村蔬菜大棚的规划和收益估算,农行淄博临淄支行为每个蔬菜大棚种植户提供了50万元的“鲁担惠农贷”,由省农担淄博管理中心提供担保,享受财政贴息。



    “突出惠农本质,我们的还款方式更灵活。” 农行淄博临淄支行副行长崔子良介绍,贷款期限3年,第一年还款10万元,第二年还款20万元,第三年贷款到期前一次性结清本息。



    “50万,3年还清,利息算下来在6万多块钱左右。”王芳说,村里帮忙对接贷款,找专家教技术,找客户联系销路,自己种不好棚,心里都过不去。截至目前,农行淄博临淄支行累计发放鲁担惠农贷351笔,合计金额2.02亿元。



    在西单村,像王芳一样受益的“棚主”还有40多位。如今,西单村已经建设高标准大棚47个,控温系统、自动卷帘、自动放风、自动喷药等智能化设施一应俱全。菜农动动手指,就实现了高标准管理。



    “承包大棚的村民按照每亩地1000元向村集体交纳租金,单此一项,每年就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。”单保军介绍,以目前建成的48个运作来积累经验,西单村还将继续建设80个左右的高标准大棚,带动附近4—5个村一起致富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